總網頁瀏覽量

8,901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剪蛹的人/摘自網路文章

剪蛹的人/摘自網路文章

> 有一個人無意中找到一個蝴蝶蛹。
> 幾天後,他留意到蛹出現了一個小孔,他就停下來觀察它。
> 過了幾個小時,
> 他見到裡面的蝴蝶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
> 看來很久也沒有一些進度,小蝴蝶好像盡了最大努力也沒有辦法出來。
> 這個人於是決定幫它一把,找來一雙剪刀將蛹的儘頭剪開。
> 蝴蝶這樣就很容易出來。
> 但是這蝴蝶出來後的形態有一點特別,它的身體肥腫,翅膀又細又弱。
>
> 這人繼續觀察這蝴蝶,因為他相信這蝴蝶的翅膀會漸漸變大而它的身體
> 會越來越小。結果不是這樣。
> 結果這小蝴蝶餘生只是托著肥腫的大身體和細弱的 翅膀,在地上爬著走。
> 它永遠也不會飛行。
> 這個善良的人不了解蝴蝶必需 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
> 它必需經過這個過程,蝴蝶才可以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它的翅膀裡。
>
> 大自然在此 有一個很奇妙的設計,
>
> 就是蝴蝶從蛹中掙扎出來是為著預備它將來飛行需要的裝備。
> 生命裡面的掙扎是我們必需有的。
>
> 如果老天允許我們順利地過一生,我們也許就此不會變得堅強。也不會成長。
> 在教養孩子時,我們很容易就成為那剪蛹的人!
>  (See attached file: 溺愛戰爭.pps)    

扶樹與扶人/摘自網路文章

扶樹與扶人/摘自網路文章

某人做生意失敗了,但是他仍然極力維持原有的排場,唯恐別人看出他的失意。宴會時,他租用私家車去接賓客,並請表妹扮作女佣,佳肴一道道地端上,他以嚴厲的眼光制止自己久已不知肉味的孩子搶菜。雖然前一瓶酒尚未喝完,他已砰然打開櫃中最後一瓶xo。
但是當那些心裡有數的客人酒足飯飽,告辭離去時,每一個人都熱烈地致謝,並露出同情的眼光,卻沒有一個主動提出幫助。某人徹底失望了,他百思不解,一個人行走街頭,突然看見許多工人在扶正那被颱風吹倒的行道樹,工人總是先把樹的枝葉鋸去,使得重量減輕,再將樹推正。
某人頓然領悟了,他放棄舊有的排場和死要面子的毛病,重新自小本生意做起,並以低姿態去拜望以前商界的老友,而每個人知道他的小生意時,都盡量給予方便,購買他的東西,並推薦給其它的公司。
沒有幾年,他又在商場上站立了起來,而他始終記得鋸樹工人的一句話:「倒了的樹,如果想維持原有的枝葉,怎麼可能扶得動?」

寬容/摘自網路文章

寬容/摘自網路文章

傍晚,在一個規模不大的快餐廳裡,總共有三個食客: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還有我。
   或許是因為食客不多的緣故,餐廳裡的照明燈沒有完全打開,所以顯得有些昏暗。我坐在一個靠窗的角落裡獨自小酌,年輕人則手捧一碗炸醬麵,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與老人相鄰。
    
我發現,年輕人的注意力似乎不在麵上,因為他眼睛的餘光,一刻都未曾離開過老人在桌邊的手機。事實證明了我的判斷。我看到,當那個老人再次側身點煙的時候,年輕人的手快速而敏捷地伸向手機,並最終裝進他上衣的口袋裡,試圖離開。
    
老人轉過身來,很快發現手機不見了。他的身體微微顫抖了一下,然後立即平定下來,環顧四周。
    
這時候年輕人已經在伸手開門,老人也似乎明白了什麼,他馬上站立起來,走向門口的年輕人。
    
我很替老人擔心。我認為,以他的年老體衰,很難對付一個身強體壯的年輕人。
  
沒想到,老人卻說:「小伙子,請你等一下。」
   年輕人一愣:「怎麼了?」
 
「是這樣,昨天是我七十歲的生日,我女兒送給我一部手機,雖然我並不喜歡它,可那畢竟是女兒的一番孝心。我剛才就把它放在了桌子上,可是現在它卻不見了,我想它肯定是被我不小心碰到了地面上。我的眼花得厲害,再說彎腰對我來說也不是件太容易的事,能不能麻煩你幫我找一下?」
年輕人剛才緊張的表情消失了,他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對老人說:「哦,您別著急,我來幫您找找看。」
年輕人彎下腰去,沿著老人的桌子轉了一圈,再轉了一圈,然後把手機遞過來:「老人家,您看,是不是這個?」
老人緊緊握住年輕人的手,激動地說:「謝謝!謝謝你!真是不錯的小伙子,你可以走了。」
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待年輕人走遠之後,我過去對老人說:「您本來已經確定手機就是他偷的,卻為什麼不報警?」
    
老人的回答使我回味悠長,他說:「雖然報警同樣能夠找回手機,但是我在找回手機的同時,也將失去一種比手機要寶貴千倍萬倍的東西,那就是──寬容。」
祈望:人人能學「寬容與化解」。

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摘自網路文章

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摘自網路文章

每一粒种子,都能找到适合它成長的土地。
母親的信念「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
有一個女孩,沒考上大學,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學教書。
由於講不清數學題,不到一週被學生轟下台。
母親為她擦了擦眼淚,安慰說,滿肚子的東西,有人倒得出來,有人倒不出來,沒必要為這個傷心,也許有更適合你的事情等著你去做。
後來,她又隨本村的夥伴一起外出打工。
不幸的是,她又被老闆轟了回來,原因是剪裁衣服的時候,手腳太慢了,品質也過不了關。母親對女兒說,手腳總是有快有慢,別人已經幹了很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念書,怎麼快得了?
女兒先後當過紡織工,幹過市場管理員,做過會計,但無一例外,都半途而廢。
然而每次女兒沮喪回來時,母親總安慰她,從沒有抱怨。
三十歲時,女兒憑著一點語言天賦,做了聾啞學校的輔導員。
後來,她又開辦了一家殘障學校,再後來,她在許多城市開辦了殘障人用品連鎖店,她已經是一個擁有幾千萬資產的老闆了。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兒湊到已經年邁的母親面前,她想得到一個一直以來想知道的答案。
那就是前些年她連連失敗,自己都覺得前途渺茫的時候,是什麼原因讓母親對她那麼有信心呢?
母親的回答樸素而簡單,她說,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豆子也長不好的話,可以種瓜果;瓜果也不濟的話,撒上一些蕎麥種子一定能開花,因為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也終會有屬於它的一片收成。
聽完母親的話,女兒落淚了,她明白了,實際上,母親恆久而不絕的信念和愛,就是一粒堅韌的種子;她的奇蹟,就是這粒種子執著而生長出的奇蹟。

做人固然不應將自我看得太重,但也不要自輕己靈。/摘自慈濟網路資料

做人固然不應將自我看得太重,但也不要自輕己靈。/摘自慈濟網路資料


每日靜思語圖案 :

摘自慈濟網路資料

哥哥 /摘自網路文章

哥哥 /摘自網路文章

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有能力付出是件值得喜悅的事~真的很感動。
無論和誰聊天,如果說到某某得到了哥哥姐姐或者父母的饋贈,大家都會說:『我要是有這麼好的哥哥姐姐或者父母該有多好啊!』我們習慣聽到這樣的感嘆和羨慕。
那天,偶然看了一則小故事,講的是一位先生在聖誕節得到哥哥送給他的新跑車。車子相當漂亮,停放在門前。當他出來準備開著新車去兜風的時候,發現車子旁邊有個七八歲的小男孩圍繞著車子轉,眼睛貪婪地看著車子,一會用手摸摸車身,一會摸摸輪子。這位先生走過去。男孩問:『先生,這是你新買的車嗎?』
他說:『不是,是我哥哥送給我的聖誕節禮物。』
男孩的眼睛立刻放出異彩,大聲喊道:『哇!是你哥哥送給你的啊!』得到肯定的回答後,男孩感嘆道:『我多麼希望……』
這位先生想,下面的話一定是:『我多麼希望也有這樣一個哥哥啊!』
可是,男孩的話卻出乎他的意料,男孩說:『我多麼希望我也是這樣的哥哥啊!』
男孩意外的回答讓人感動。他決定帶這個男孩一同去兜風。
男孩興奮地上了車,並同時提出一個要求,說:『先生,您能不能在另一條街區停一下?』這位先生按照男孩的請求在另一街區的一所房子跟前停下來。男孩飛快地跳下車跑到房子裡,不大工夫從房子裡背出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他把男孩放在門前的台階上,高興地介紹說:『這是我弟弟!』這位先生看見,他弟弟雙腿嚴重殘疾,不能走路。男孩興致勃勃地對弟弟說:『弟弟,你看,將來我要給你買的就是這麼一輛漂亮的車。你快看……』我的雙眼被淚水蒙住,再也看不清眼前的字。  生活中的我們,得到和索取已經成了習慣性思維。男孩出人意料的行為和話語讓我意外地感動,好久好久不能釋懷。
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認真活在當下。

早餐 /摘自網路文章

早餐 /摘自網路文章
在一個很忙碌的早上,大約是8:30,一個大約八十歲的老人家,想找一個醫生幫他拆線,他很趕。但醫生正在幫人做手術,所以,他一直在等,不停地看錶。當時這個護士自己不是太忙,看著老人家好像很趕似的,自己又沒什麼好做,就幫他拆線。 護士小姐特然好奇地問:「為什麼你這麼趕?」
「是呀!因為我約了人9:00,真不好意思,麻煩了你!」護士好奇的想:八十多歲的老人家應該不用上班的了,什麼事情讓他那麼趕呢?老人家說:「是呀…是呀…我要趕去老人療養院陪我的老婆吃早餐。」
護士小姐就更加好奇:「啊呀!原來是進了療養院啊!沒有什麼吧?」
老人家答:「啊!沒事了,柏金遜症罷了,都好一段日子的了。」
護士小姐幫他拆好了線,看一看錶:「哎呀!你會遲到,怕不怕你的太太會擔心你呀?」 
老人說:「不會,這五年來她都不認得我了,我去不去,其實她都不知道。」
護士小姐很好奇地問:「她已經不認得你五年之久啦!?你還每天早上都去?」
老人笑笑口,拍拍護士的手說:「她不認得我,但我認得她,那就可以了。」跟著他就慢慢轉身走了。
護士看著他的背影,眼淚慢慢地落下來了。她自己想:這就是我需要的愛情。
真正的愛情不只是身體上,不只是講浪漫氣氛;真正的愛情是接受,接受以前的對方,現在的對方和將來的對方。無論他以前是怎樣,現在或將來是怎樣。 快樂的人是把他所有的都看成最好的。

2011年1月22日 星期六

「超強力電池」李美金老師春風化雨的故事搬上銀幕

「超強力電池」李美金老師春風化雨的故事搬上銀幕


大愛電視台民國百年開春第一部大戲〈我愛美金〉即將於2011年1月24日(星期一)推出,今天(1月18日)舉行試片記者會,劇中演員琇琴、吳鈴山、書偉、潘祈諺、侯傑、秋乃華、黃采儀、林麗卿、蘇炳憲陳幼芳、本尊李美金師姊、徐光慶師兄、製作人:陳慧玲、監製:龐宜安、導演:章可中、王也民齊聚一堂,欣賞精彩的片段。這是一個春風化雨的故事,〈我愛美金〉不是口號,是一群台北市敦化國民小學畢業生的心聲。「美金」和美國沒有關係,而是一個從屏東鄉下來台北教書的客家女子,從小立志要和父親一樣當老師!


劇中主要人物原本只有美金一家人,但美金老師長達數十年的教學生涯,總是會有大小事件發生,這些關鍵的人、事、物,串連起戲的質與量。為此,金鐘製作人陳慧玲也禮聘許多演員客串學生家長,哪怕只有短短幾場戲,卻能為戲劇加分不少。其中包括檢場、黃采儀、蘇炳憲、何豪傑、馬妞、馬惠珍、林麗卿、僅雯、李國超、曾心梅、林千鈺、劉香君、朱德剛、陳幼芳、邵萱等;每一位家長的出現,背後都有一段令人動容的小故事發生。

◎渾身是勁的樂觀老師

李美金老師(琇琴飾演)生長在屏東鄉下的傳統農家,「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向來根深柢固;加上家裡孩子多、負擔重,美金母親原本希望她留在家裡幫忙種田,這可把從小愛讀書的美金嚇壞了。她崇拜父親,立志像父親一樣從事教職;於是努力讀書,從屏東女中畢業後考上師專,最後進入台北市敦化國小任教。

美金老師在學校有「超強力電池」之稱,形容的就是她渾身是勁、樂觀開朗,從來不會顯現疲態。飾演美金的琇琴忍不住說,可以擔綱這個角色,實在是太幸運了;不僅可以學習美金老師正面思考的態度,更看到一個人只要願意付出關愛就可以對他人造成正面影響的能量。


這是琇琴在大愛劇場第一次擔任女主角,不僅在戲裡扮演老師,戲外也非常喜歡和小朋友玩在一起,愉快的拍戲過程還一度胖了四公斤。美金老師在學校有「超強力電池」之稱,形容的就是她渾身是勁、樂觀開朗,從來不會顯現疲態。飾演美金的琇琴忍不住說,可以擔綱這個角色,實在是太幸運了;不僅可以學習美金老師正面思考的態度,更看到一個人只要願意付出關愛就可以對他人造成正面影響的能量。


其實,琇琴原本擔心中年之後的劇情遠超過自己的生命經驗,很難把母親對於孩子的期待和失望表現得準確。不過,演著演著覺得自己愈來愈像媽媽,加上兩位導演協助,也就安心許多。

◎戲如人生 陳幼芳試片會飆淚

劇中舞台劇老師級演員首次參與大愛劇場演出包括朱德剛、陳幼芳等舞台劇資深演員,還擔任講師指導,為本劇加分不少。

戲如人生!模仿前副總統呂秀蓮相當出名的演員陳幼芳,在大愛劇場「我愛美金」飾演自閉兒的媽媽,現實生活中,她2個外甥分別患有自閉症跟強迫症,她今天在試片會上當場飆淚。

大愛劇場「我愛美金」是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描述台北市立敦化國小老師陳美金教學35年的點點滴滴。63歲的陳美金本人現在已經退休,但她仍在敦化國小擔任導護媽媽跟大愛媽媽。

第一次演出大愛劇場的陳幼芳過去模仿前副總統呂秀蓮跟節目主持人陳文茜出名。在「我愛美金」試片會上,陳幼芳說,「演出自閉兒的媽媽時我感觸很深... 」話未說完,陳幼芳直接在台上哽咽流淚。台下演員參與此齣戲劇的演員響起加油的聲音。

陳幼芳表示,患有強迫症的外甥今天期末考,到校後因遲到無法考試,然後自己離開學校,「我姊姊很緊張地打電話跟我說,『我小孩不見啦!幫我找一下』。」

陳幼芳馬上打電話給她外甥,直接把他找來試片會,還把他拉上台為他加油打氣。陳幼芳想到姊姊帶小孩的苦不禁哽咽起來,她說,「有陳美金這樣的老師真的很偉大,希望這個社會能多點愛心。」

由於外甥喜歡演戲,陳幼芳說,「希望他能順利畢業,有機會一起來大愛演戲。」

製作人陳慧玲表示,這部片可定義為「溫馨喜劇教育片」,希望家長跟學校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小孩。陳美金則說,希望能給現在教育界帶來一些啟發。

Energy男子偶像團體,團員之一的書偉在〈我愛美金〉對於演戲雖非第一次,卻將加入大愛劇場的行列,獻給了「我愛美金」。

戲裡的美金對丈夫有諸多依賴,吳鈴山在戲外的成熟穩定性格便有如本尊般;為了培養更多默契,兩人常在用餐時間拿著便當一起聊天,讓彼此更熟悉對方,這種溫暖的情誼也為戲裡的表現加分不少。琇琴笑說,兩個不熟的人演夫妻,會很容易被看出來的。


在劇中飾演美金丈夫徐光慶的吳鈴山,這一次擔任憨厚而有喜感的角色,其實比較接近本人性格;但吳鈴山說,演自己反而是困難的,因為不容易看到自己。光慶木訥的性格表現在戲劇上,必須是趣味而非平板;因此,憨厚但具喜感就成為這個角色的特質。而隨著角色進入不同的人生階段,光慶所呈現的面相也愈來愈多元。


自幼喪母,光慶孤寂的內心也因為美金一家人而獲得溫暖,自然也把岳母當成母親來對待。秋乃華飾演的美金母親,則是充滿「丈母娘看女婿,愈看愈歡喜」的溫情;一聽到女婿失業,就大方提出回家種田的建議。


章可中導演表示,戲劇基調是以美金老師正向樂觀的人格特質定調,希望家長可以從中看到美金老師面對事件的處理方式,也從美金老師的親子課題看到同理心。孩子的教育需要家長與老師建立互信與合作;美金老師會主動關心學生、聯絡家長,共同建立正確的學習管道,這也是本劇試圖帶給觀眾的提醒:希望觀眾可以在忙碌的生活外,停下腳步關心孩子的身心狀態;就像家庭聯絡簿是親師的溝通管道,家長並非簽上名就算數。


◎每個學生都像是自己的孩子

對美金老師來說,每一個學生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不論是爸爸混黑道的孩子、人緣不好的高傲資優生、習慣性偷錢的小女生、喜歡當大姊頭的女同學、因自卑而自我封閉的孝順小孩、父母溺愛嬌寵上天的獨子、還有智力遲緩或聽力障礙的孩子,每一位學生都需要更多的瞭解和關心。

戲劇一部經理龐宜安在試片會上表示,這部戲保證讓觀眾從頭笑到尾,也會從頭哭到尾,很幽默也很溫馨,美金老師把所有的學生都當作自己的孩子,春雨化雨、尊尊教誨的精神令人感佩,1月24日(星期一)起,每晚八點,敬請鎖定大愛頻道〈我愛美金〉。
                                                                     人文志業中心日誌團隊虔誠頂禮

戲如人生!模仿前副總統呂秀蓮相當出名的演員陳幼芳,在大愛劇場「我愛美金」飾演自閉兒的媽媽,現實生活中,她2個外甥分別患有自閉症跟強迫症,她今天在試片會上當場飆淚。(攝影:葛傳富)
美金老師在學校有「超強力電池」之稱,形容的就是她渾身是勁、樂觀開朗,從來不會顯現疲態。飾演美金的琇琴忍不住說,可以擔綱這個角色,實在是太幸運了。
試片記者會上,劇中演員琇琴、吳鈴山、書偉、潘祈諺、侯傑、秋乃華、黃采儀、林麗卿、蘇炳憲陳幼芳、本尊李美金師姊、徐光慶師兄、製作人:陳慧玲、監製:龐宜安、導演:章可中、王也民共同推薦這齣好戲。

家書98一上

http://163.24.126.142/data11/article.asp?id=19

家書97二下

http://163.24.126.142/data11/article.asp?id=18     

家書97二上

http://163.24.126.142/data11/article.asp?id=17

家書96一下

http://163.24.126.142/data11/article.asp?id=16

家書96一上

http://163.24.126.142/data11/article.asp?id=15

家書95二下

http://163.24.126.142/data11/article.asp?id=55

家書95二上

http://163.24.126.142/data11/article.asp?id=54

家書94一下

http://163.24.126.142/data11/article.asp?id=53

家書94一上

http://163.24.126.142/data11/article.asp?id=52

家書93二下

http://163.24.126.142/data11/article.asp?id=51

給你秀秀

下載文件 點擊下載此文件

潮和國小二年一班推動悅讀計畫實施歷程圖說

下載文件 點擊下載此文件

潮和99學年度二年一班學生閱讀學習成果調查 統計資料

潮和99學年度二年一班學生閱讀學習成果調查  統計資料
http://163.24.126.142/data11/article.asp?id=134   

慧茹媽媽的回饋99上第19週

(慧茹媽媽):看到此週家書中「堅持的力量」這個單元,心中默默的盤算著,從一年級到現在,總計共看了近60篇的家書,這個數字對有些人而言,或許感受不深,但對我而言,代表的卻是鳳純老師滿滿的心意。每週的家書,總是我所期待閱讀的,從中不僅可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更可以吸收很多教養的觀念和新知。我很享受看家書的心情,他時時的提醒該如何做一個好母親。常常我會因一篇文章或一本書感動萬分,但熱情退卻後,伴隨而來的是一陣子的冷淡,一旦又遇到棘手的親子問題時,又每每火冒三丈,啊!真的是凡夫,反反覆覆。所以,我很慶幸有家書時時提醒,讓那一份熱情能延續、堅持下去。很奇妙的是,每每再教養迷惘的十字路口時,總能在該週的家書中,尋找到指引的方向和希望。人與人的相處真的是很微妙,一份因緣,卻能成就許多美好的事。   
感恩有您──鳳純老師,教養的路上,因您的協助,讓我們走得更穩,更有信心,這一種相互提攜的情感,真的很好,也很幸福。一份堅持,滿滿的希望哦!

【鳳純老師:再多的辛苦,都再您的分享當中化為最甜美的果實,我們繼續加油哦!】

2011年1月19日 星期三

兩塊出差錯的磚/摘自網路文章

兩塊出差錯的磚/摘自網路文章

1983年,我們在購置道場之後就沒錢了,而且還負了債,在那片土地上,沒有建築物,甚至連工具篷也沒有,最初的幾個星期裡,我們並不是睡在床上,而是睡在從舊貨場廉價買到的門板上,並將磚頭墊在四個角落,以讓它離開地面,當然是沒有床墊的,我們是森林比丘嘛。
住持用的是最好的門板,那塊平的;我的門板則凹凸不平,中間還有以前安門把留下的一個不小的洞,我開玩笑說:我現在不必下床去上廁所了!不過,冷酷的事實是:寒風會從那個洞竄上來,那些夜晚我睡得很少。
我們是窮和尚,我們需要房子,卻負擔不起雇請一位建築工,材料本身就夠貴了,所以,我必須學會蓋房子:打地基、鋪水泥、砌磚、蓋屋頂,及鋪設水管等一大堆事,我在家時曾經是個理論物理學家及高中老師,並不習慣操作雙手,在經過這幾年以後,我變得對蓋房子還挺在行的,甚至戲稱我那群幫手為(佛教建築公司),可是剛開始的時候,真的是很艱難。

砌磚看起來很容易:一團混凝土在下面,這邊輕敲一下,那邊輕敲一下,可是,剛開始時,我輕敲一角要它變平,另一角就蹺了起來,因此我必須再把那個角敲下去,結果整個磚便跑出線外,當我好不容易將它輕推回去對齊時,第一個角又變得太高,老天啊!你們去試看看。
不過身為出家人,我有的是耐心,也有的是時間,我決定每一塊磚都砌得完美無缺,不論要花多少時間,最後,我完成了我的第一堵磚牆,我後退幾步,欣賞一下,那個時候,我才注意到,哦,老天!我忽略了兩塊磚,所有的磚頭都排得非常整齊,就是這兩塊朝著某個角度傾斜著,它們看起來醜陋極了,它們破壞了這整面牆,也毀了這堵牆。
當時,水泥已經硬到無法將磚塊取出,我跑去請示住持,可不可以拆掉牆重新搭建,或以更好的辦法將它炸掉,因為我搞砸了它,覺得很尷尬,住持說,不可以,牆要保留住於是,當帶領著第一批訪客參觀我們剛成立的道場時,我總是努力避開,不要經過我的那堵牆,我痛恨任何人看到它,可是,有一天,在我完成它的三、四個月之後,我與一位訪客正在散步,他看到了那面牆。
「那面牆好漂亮。」他不經意地說。
「老兄啊!」我驚訝地回答:「你是不是把眼鏡忘在車上了?  你眼睛瞎了,是嗎?你看不到那兩塊破壞了整面牆的磚嗎?」
接下來他所說的話,改變了我對這堵牆的看法,對自己的看法,以及對生命中很多其他事物的看法,他說:「是的,我看得到『那兩塊出差錯的磚』,可是我也看到了九百九十八塊沒出錯的好磚啊。」

我被他的話震懾住了,三個多月來,我第一次看到了這兩塊磚之外的其他磚頭,在這出錯的磚頭的上方、下方、左邊與右邊都是沒出錯、完美無缺的磚,而且,沒出錯的完美磚塊比起出錯的多很多呢,在這以前,我的眼睛全都放在這兩塊錯誤的磚上面;對其他的東西盲無所見,這就是我之所以無法忍受看到那堵牆,或讓別人看到它的原因,那也是為什麼我想毀掉它的原因,如今,我竟然可以看到那些沒出錯的磚,這堵牆竟然還挺好看的,正如這位訪客所說的:「它是一堵好漂亮的牆。」

二十年之後的現在,這堵牆依然存在,可是我已經忘記「那兩塊出差錯的磚」確切的位置了,我真的無法再看出那些錯誤了。

多少人結束一段感情或離婚,是因為他們在配偶身上只能看到「那兩塊出差錯的磚」;我們之中又有多少人變得頹喪甚至考慮自殺,是因為我們在自己身上只能看到「那兩塊出差錯的磚」,事實是,有很多沒出錯的好磚、完美的磚在錯誤的上方、下方、左邊及右邊,可是,有時我們就是無法看到它們,反而,每回我們在看的時候,眼光專盯在錯誤上,所見只有錯誤,我們認為那兒只有錯誤,於是我們想將它們毀了,很不幸地,有時真的硬把「很漂亮的牆」摧毀了。



我們都有自己「那兩塊出差錯的磚」,可是我們身上完美的磚比出錯的多太多了,一旦明白這點,事情便沒有那麼糟,我們不但可以平靜地接受自己,包容自己的缺點,也能愉快地跟配偶一起生活,這對專辦離婚的律師是個壞消息,對你們卻是個好消息。
這個事件我說過很多次,有一次,一位建築工來找我,並說了一個專業秘訣:「我們建築工總是出錯。」他說道,「可是我們跟客戶說這是個『原創風格』,附近的房子沒有一間跟它一樣,我們還因此多收了他們幾千元!」
所以,你家中的「獨特風格」可能是從錯誤開始的,同樣的,在自己身上、在配偶身上,你們所認為的錯誤也將可以成為「獨特風格」,豐富你這段時光,一旦你停止專盯著它們看的時候!

什麼都沒做,就是空過的人生;若能不斷付出利益人群,就是大好的人生。/摘自慈濟網路資料

什麼都沒做,就是空過的人生;若能不斷付出利益人群,就是大好的人生。/摘自慈濟網路資料

每日靜思語圖案 :

http://news.tzuchi.net/QuietThink.nsf/4FC712AFFFEEF5DB4825680000120D09/E1B991568A34DC2D48256B3A003783DE/$FILE/883.jpg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台灣之光林義傑 堅持/摘自網路影片

台灣之光林義傑    堅持/摘自網路影片

無腿女生 舞動人生- [堅持-才能看見希望] /摘自網路影片

無腿女生 舞動人生- [堅持-才能看見希望] /摘自網路影片

人生的最後一堂課,該說什麼?/網路影片

人生的最後一堂課,該說什麼?/網路影片

珍惜食物和水/摘自網路資料

珍惜食物和水/摘自網路資料

you tube飢餓三十生命教育參考相關資料

you tube飢餓三十生命教育參考相關資料

1. chicken a la carte:



2.飢餓三十:
香港世界宣明會2009飢饉三十宣傳短片



30 Hour Famine 2010 Promotion Video 飢餓三十宣傳短片
- 美城迦密國語宣道會 提摩太青少年團契




台灣世界展望會杜翰明解釋飢餓三十的意義
http://www.youtube.com/watch?v=Tw8X1AW2ugI

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鋁箔包... 製造的專利國──瑞典,也只能拿來裝鮮奶/摘自網路文章


鋁箔包... 製造的專利國──瑞典,也只能拿來裝鮮奶/摘自網路文章

鋁箔包... 製造的專利國──瑞典,也只能拿來裝鮮奶, 而瑞士、奧地利兩國更是明令禁止使用鋁箔包。 長期洗腎者因為不易吃固體食物所以皆以鋁箔包裝之飲料或乳品為主食,例如:保久乳,( 利樂包 )飲料 ,....因為洗腎關係所以有定期做血液檢查,飲食習慣改變一陣子之後,發現血液中之鋁濃度高的嚇人,可能原因是包裝中之液體酸鹼值影響導致溶出鋁箔包裝中之鋁進入血液系統。因為鋁會影響神經系統, 所以奉勸各位 ,改變消費習慣,多喝水,拒買鋁箔包飲料 !! 購買鋁箔包 飲料前請三思最近正在上演的日劇"漂流教室",他的劇情就是在說 20年後的日本(或是全世界)都只剩下沙漠和百年溶化不了的塑膠,雖然這短短的20年看起來有點誇張,但若是大家還是那麼的不重視環保,那我們的地球可能不用到 20年就會被自私的人類給破壞了!!去年到美國出差發覺超市賣的大部分是寶特瓶裝的飲料,沒見到有小盒的鋁箔包飲料,
當時曾想起以前聽過 馬以工 博士說她不買鋁箔包,因為它不易回收處理, 是非常不環保的包裝方式,但是台灣這幾年使用量愈來愈多,卻不見大家重視, 現在要轉變習慣,恐怕不容易。
請大家幫忙宣導鋁箔包造成的垃圾問題,(尤其是包裝外黏的那個裝吸管的膠膜,都是隨手丟) 。吃喝玩樂在台灣很方便,但是為了便利,卻在享樂之後,順便製造出數量驚人的垃圾。在飲料方面,除了寶特瓶及鐵罐等有價垃圾還可被回收外,其餘為數可觀的塑膠瓶、鋁箔包都被拋棄了。整體造型巧、耐壓,喝完就可丟的鋁箔包(利樂包),在生鮮超市等各個賣場,幾乎佔所有飲料的六成以上。 加上價格低廉,像紙包裝,更讓人誤以為符合環保。

事實上,鋁箔包的材質並不只使用了紙,
而是由一層鋁箔、兩層紙、四層塑膠所合成,這七層材質要用聚合劑使它們貼黏。
一個鋁箔包竟然需要用到總共七層的包裝材料製造出來,難怪它不會滲漏。 據統計,台灣每年被丟棄的鋁箔包高達三十億個,相當驚人!鋁箔包的複合材質是難以資源回收、也不好掩埋的千年垃圾,就連焚化也要費盡力氣,
浪費了鋁箔及紙可以回收的資源。連製造的專利國──瑞典,也只能拿來裝鮮奶,而瑞士、奧地利兩國更是明令禁止使用鋁箔包。 但是,反觀我們的國民,竟然每年用掉三十億個,難怪垃圾永遠是我們台灣的夢魘。鋁箔包由於是複合材質之故,所造成的垃圾處理及污染問題,消費者實在有檢討的必要。為了健康大可喝白開水,如果非喝飲料不可,不妨自己動手調配或購買大容器並可回收的飲品。為了不讓地球哭泣,購買鋁箔包飲料之前請三思

行善行孝不能等

透過詹雅雯的罔市ㄚ
感受行善行孝不等

1 

2
http://youtube.youtube-tw.org/read.php?3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好話分享:靜心

好話分享:靜心

靜心(柏麟)
我們上古老師的課時,非常吵鬧,所以老師又要我們靜坐了,當時,我非常不開心,我想了一想,啊!老師有跟我們說過:「靜坐不是處罰我們,而是讓我們反省。」所以我就靜下心來靜坐。

靜心(偲帆)
靜心就是「靜坐」,「靜坐」要安靜,因為「靜坐」就是要安靜不要講話,就是手放膝蓋腰打直抬頭挺胸不要東摸西摸。「靜坐就是要訓練耐心、訓練靜心。」

靜心(沛臻)
靜心就是靜坐,靜坐就是要把心靜下來,然後要坐正眼睛要閉起來,手也要放在大腿上,老師說:「要把心靜下來」。心靜下來就能安心讀書成績就會提升,考試成績就會變的更好。

靜心最GOOD(佳蓉)
    星期四,我們上古老師的課時,我們考健康小考第8頁~第55頁,古老師說:「看不懂的字,才能舉手問老師。」結果,我們根本沒有把古老師說的放進心裡,寫一張考卷也要一直舉手,問個不停的。所以,老師就要我們靜坐、靜心。
  老師從一年級就開始在說:『(從頭到尾)寫完考卷才可以舉手發言(問)』老師一直一而再,再而三的一直講、一直講我們都沒有放進心裡。所以,下星期還有(要)「靜心」了。因為「靜心」可以坐正,還可以把「心」靜下來。

靜心(佩芩)
    這個禮拜,老師讓我們靜坐,老師要我們靜坐的目的是要讓我們訓練耐心。同時,也是讓我們反省我們上古老師的課時的態度,我本來覺得靜坐好煩哦!可是,我現在就不一樣了,我現在知道老師讓我們靜坐的原因,老師讓我們靜坐是要讓我們想一想剛才(刪除)我們做了哪些事情,是會傷害別人的。(會)干擾,讓別人覺得不舒服的這些,都不要去做。

鏡子/摘自網路文章



鏡子/摘自網路文章


有位心理家做了一個這樣的實驗:

他首先把一隻性格暴躁,動輒發怒的狒狒,帶進了一個裝滿了鏡子的房間裡。

狒狒一進入房間看見四周許多滿懷敵意的狒狒,於是氣勢洶洶地撲向鏡子裡的狒狒。

但見牠上竄下跳,左衝右突,瘋狂嘶咬、狂叫不止,只半天功夫,就把自己活活累死。

這之後,另一隻性格溫和的狒狒被帶進這個房間。

牠發覺周邊有許多自己的同類,便友善地搖了搖自己的尾巴,並向牠們微笑打招呼。

這些同類也一邊微笑,一邊搖著尾巴和牠打招呼。

牠向周圍的狒狒們伸出善意的手時,牠們也向牠伸出善意的手。

牠向牠們眨眨眼晴時,牠們也會向牠眨眨眼晴。

這隻狒狒因此感到很開心,老待在房間裡不願離去。

我們生活的社會,其實就像那個裝滿鏡子的房間一樣。

你向周邊的人微笑,周邊的人也會對你微笑。

你若惡言相向,周邊的人也會對你不客氣。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往往是互相的。

待人接物友善的人,朋友也會較多。

許多的門會為他而開,令他日後在事業上更成功,生活也會過得更舒暢更稱意。

反之,如果我們說話言辭刻薄,老是罵人、訓人的話,周邊的人也會對我們滿懷敵意,

這只會令自己終日提心吊膽,處處設防,精神緊張,惶惶不可終日,那又何苦呢?

2011年1月7日 星期五

我見我思-台灣擁有一切/摘自網路文章



我見我思-台灣擁有一切/摘自網路文章

義大利駐台代表馬忠義任期將屆滿,他不願離開台灣,向羅馬要求再延一任。 沒想到答案竟然是「台灣很熱門,一堆人搶,不可能續任。不過,歐盟也有駐台代表的缺,不妨去爭取看看」。 問他:「如果爭取不到歐盟駐台代表呢?」  「那只好自謀生路,在台灣找工作了。」他嚴肅地說。 今年八月,荷蘭前駐台代表胡浩德退休,決定定居台南新化; 十一月,瑞典前駐台代表畢恆利跟進,取得台灣的永久居留證,留在台北。 胡浩德與畢恆利擔任駐台代表的時間都很長,一駐就是八年。以前歐洲人對台灣陌生, 總誤以為很落後,駐台並不熱門,他們可以快快樂樂地幹到退休,在台灣終老。但,現在馬忠義想如法炮製就未必能如願了。 這一期的比利時《2》雙月刊報導台灣。歐洲記者眼中的台灣是:街道乾淨,交通秩序良好;治安甚佳,即使晚上也很安全; 「台灣擁有一切」,葡萄牙人稱台灣為「福爾摩沙」,意即「美麗之島」,他們肯定想不出其他更好的名字來形容台灣。 台灣至今仍不是熱門的旅遊景點,實在令人難以理解且不公平。 駐台外交官在台灣的時間更長,更深入台灣社會,真正吸引他們留下來的,則是台灣人的「熱情、友善、親切」。 畢恆利說:「也許台灣人習以為常,但我不覺得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經常有人對陌生人這麼友善。」 台灣人真的對自己的優點太習以為常了。 一個多月前,我在北京機場與人錯身而過,身體稍有接觸,習慣性地輕聲說聲「對不起」。 對方回頭凶巴巴地問「你說啥?」 我說:「跟您道歉說『對不起』。」 對方念聲「神經病」,悻悻然地走人。 從此,我才注意到台灣人真的很有禮貌;搭過對岸的地鐵後,才發現平平凡凡的「依序排隊,先下後上,禮讓老弱婦孺」是多麼不容易的美德;問過路後,才知道台灣人多友善。 外交官四海為家,上述歐洲的駐台代表漂泊半生,看盡世態後,選擇台灣落腳終老。我完全理解他們為何做這樣的選擇。 其實,只要關掉電視,拋開扭曲的小框框,走到戶外,接觸真實的台灣土地、人民;再看台灣不順眼的人也會發現:我們真的「擁有一切」。ps.沒錯,「台灣擁有一切」,我從美國回來之後對這點也有很深的體驗,台灣真的太好了,我們一定要懂得珍惜所擁有的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