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8,902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聆聽作家陳之華老師「關於孩子」的分享/ 黃鳳純整理100/05/22

聆聽作家陳之華老師「關於孩子」的分享              黃鳳純整理100/05/22

    先知卡利爾.吉伯瑞:
你的孩子並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 並渴望成為自己
他們經由你而獲得生命 但他們並不是來自於你
雖然他們跟你在一起 但他們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愛 但不要給他們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有見解

你可以供她們居住 
但是不要禁錮她們的靈魂
因為她們的靈魂
是住在明日世界的房子裡
那個地方即使你的夢中無法企及
你可以盡力想辦法 跟她們一樣
但是
不要想辦法讓她們跟你一樣
因為生命是不走回頭路的
也不會為昨天所耽擱

你是弓
而你的子女好比是有生命的箭矢
經由你 而送向前方
那神箭手瞄向無窮遠的標的
以神力將你拉灣  把箭射得又快又遠
你應任神箭手將你灣滿而感到喜悅
因為
一如祂喜愛飛去得箭矢
祂也同樣喜愛沉穩的彎弓

陳老師分享,他不會幫孩子設定未來,因為,他擔心自己想的不夠好,怕自己有自己的局限妨礙了孩子學習成長。陳老師認為,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我們不要用我們的想法去限制住孩子的發展。

許多的父母都擔心自己的孩子跟別人不一樣,陳老師說她反而擔心自己的孩子跟別人一樣,每個人的不同是因為每個人有不一樣的潛能。我們應該讓孩子的特色、亮點可以發光發熱,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父母現在的想法不見得跟上時代,父母的想法可能是被侷限的,這個世界有不同的玩法,孩子只需要具備某一種專長,不需要跟別人一樣。

我們應該用心去發現孩子的軟實力,陳老師問在場的老師,如果生到周杰倫這樣的孩子,想清楚,不是功成名就的周杰倫,而是正在學習過程需要參加學測的國高中時代的周杰倫,我們煩不煩惱?周媽媽一路栽培周杰倫學音樂,但是,周杰倫並不是一開始就順暢的走在音樂路上,周媽媽需要多大的信心毅力勇氣支撐著,才能陪伴周杰倫創造出屬於周杰倫特色的天空。

創作人方文山是家裡學歷最高,但是,並不是一般人所以為的高學歷(大學),方文山說自己有個特質~超級喜歡閱讀,這是他後來透入創作最大的資產。

每個孩子的頭上有一片天,小學階段的孩子像海綿,會不斷吸收養分。

陳老師問大家,如果有吳季剛這樣的孩子,能不能從小不煩惱?提醒為人父母師長要尊重孩子的特質,孩子在未來才能夠真正的發揮潛能。

父母即使將孩子推到頂端,孩子如果沒有主動意願,即使到了頂端,仍然不會繼續發光。

如果是麵包師傅吳寶春和王建煊,讓我們選擇,你會選擇和誰一起同台?絕大部份的人都會選擇吳寶春,而吳寶春只是一個只有國中小學歷的小人物,由此,我們可思索,一個人的學歷不等於一個人存在的價值,那麼,我們又何苦用學歷來綑綁孩子的人生?

二十一世紀有新價值觀,北歐的觀念價值有時候比美國更先進,越先進的國家,所標榜的反而是我們覺得不起眼的職業或小人物。「多元 尊重 卓越 熱情 專注 合作 認真 永續 做自己」…..才是二十一世紀該有的新價值觀。

當孩子都跟別人一樣,難以出線 (突出)

已開發國家重視合作大於競爭,學校應該要培養包容、了解每個孩子的差異。其實 這些不完全是新世紀的新價值觀,我們應該從不同的視角再次檢視與思索
更多有關生命裡的人文價值與意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有著對自我的期許與冀望實現的目標。

危機也是轉機,端看父母師長怎麼去看待並引導孩子學習成長。

學校教育要給孩子翅膀去追求自我實現,讓孩子自己築夢,自己實現夢想。

珍視每個孩子:北歐教育和我們的教育差別是,整個社會和教育體制對人的關懷,對於人的信任,對於人的尊重,以及對於人生到底是不是一場要贏在起跑點競賽的想法?是以更健康,更有人文思維的深度,去釐訂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教育概念的不同,造就出不同社會與文化的真正區隔。

芬蘭教育體制,真心的把每個別人家的孩子,都珍視為自己的寶貝去拉拔撫育。 給予時間空間,從不刻意強調菁英、資優、競爭、比較,從不要求學生和老師具備超能耐,從不獎勵全勤與整齊劃一。將人人視為有著喜怒哀樂的平凡人性, 然後從人性的根本上,去尋思如何鼓勵養成學習的熱情,陪著他們健康、正常的走完成長中的教育,如此而已。

成就每一個孩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去思考:
你很特別
獨一無二
每個孩子都很重要
多元智慧的啟發
自我實現的人生路
誰會比您更了解您的孩子
獨一無二的個體
孩子的成長人權  豈容剝奪?

讓天賦自由是讓孩子能走下去的天份,我們的教育有個很大的迷思,認為不會讀書的孩子才去做讀書以外的事情,陳老師提醒我們,不是因為不愛讀書才去打棒球或其他的事情,而是因為在打棒球或其他事情上有更多的興趣和喜好,所以
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心力在打棒球或其他事情上。觀念變了,眼界就不同,期許我們的教育有更多的包容來遇見差異。

教育心理學家迦納提出「八大智力」,語言 音樂 數學 空間 肢體 人際   自然,提醒我們孩子可能擁有其中的某幾項,如果我們光用其中某一項來做評比,不僅不公平,更會扼殺了孩子們的學習成長,透過「賞識  尊重  夢想  遠景」,我們要相信「孩子是可以期待的,要看大人有沒有付出?」

    和陳之華老師車上對談,更加肯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家長擔心孩子失去優勢,那麼,是不是就表示,其實孩子並沒有辦法在這個部份真正經得起考驗?這樣的優勢並不是真正的優勢。關於國語課孩子期待演戲,孩子有熱情做喜歡做的事情,很棒!而且過程當中,孩子會自己創造台詞,有時候神來一筆往往更令人驚艷!關於抄寫佳句,其實只要不把最後的重點擺在「抄寫佳句」,而是透過抄寫佳句讓孩子學習完整語句的表達,並善加使用鼓勵技巧,孩子從不喜歡抄寫佳句,到主動要加寫佳句,陳老師覺得也很不錯。

PS
:一個小動作或許不能改變全世界,但是,一個小動作卻會讓自己的生命產生不一樣的改變。因為讀書會共讀陳之華老師的書「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後來有因緣參加天下雜誌主辦的關於閱讀的研習,在研習結束的時候,我詢問陳老師到學校分享的意願?陳老師要我到她的網站和她連繫。我將這個訊息跟家長會副會長慧茹媽媽提起,慧茹媽媽馬上答應邀請陳老師,但是,陳老師非常的忙碌,慧茹媽媽等了好幾個星期才跟陳老師聯繫上,上學期預約,這學期終於等到陳老師來分享。聆聽陳老師的分享,讓人更加有信心往正常化的教育方向努力,也更有信心願意等待孩子的學習成長。結束研習,有機緣送陳老師到高雄準備銜接下一個場次的分享,把握車上的時間,向陳老師請教,釐清我心中的疑慮,我更加有勇氣繼續堅持我要的教育理念。一個小動作能讓自己的生命產生不一樣的改變,要把握住每一個可能改變自己生命的小動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