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學習的意義/莊淇銘
現在如果還有人在使用IBM286、DOS3.0的作業系統一定被認為沒有效率,因為電腦已經進步到IBM686、window2000以上了。如果將班上同學分成A、B兩組,學習電腦課程,讓A組採用IBM286、DOS3.0,B組使用IBM686、window2000。不用說,B組的學習效果將遠勝A組。所以,學習效果的差異在於採用的工具,而不是智商高低。大多數人的頭腦有90%以上未被開發,想想,這是多麼的可惜。為什麼會有90%的頭腦未被開發呢?主要的原因就是採用了低效率的學習方法,這是比一部功能比686還強的超級電腦,卻被當成286而且還灌上DOS3.0、PE2等過時軟體,使用起來當然沒有效率。同樣的,學習方法也是在加速進步中,如果將舊的、沒效率的學習方法稱為學習286,那採用學習686的學習者為有效率者。因此,學習的方法決定學習的效果,而非頭腦的好壞。試看,傳統的教育體系中,學生如果功課不好,大多會認為自己的頭腦不好,家長和老師也多會以類似的認知,認為學生成績不好是資質差,或是不用功。我經常到學校演講,問同學:「為什麼有些同學成績會很好。」這個回答背後之意義就是,如果我沒有學好是因為我頭腦不好。家長及老師如果也有這種觀念,那學習成效不好學生,就會被貼上頭腦不好的標籤,漸漸地,學生會認為學不好是應該的。如果教育體系開始認知,同學學習成績不好,主要是因為學習的方法所造成的。那同學就會想找尋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家長當然也會幫忙同學尋找優質的學習方法,老師更是責無旁貸的需開發或是採用有效率的教學方法發展,這對教育體系會產生關鍵性的變革。以愛迪生為例,老師都認為他是智障。想想,如果愛迪生的媽媽也認為他是智障,愛迪生真會變成智障!?愛迪生會變成偉大天才發明家,主要原因就是,他的媽媽不認為他是智障,反而採用有效率的學習方法讓愛迪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而後成為偉大的發明家,這便是我一直提倡高效率的學習原因。
※鳳純老師:每個孩子有先天的個別差異和後天的家庭條件,當孩子的學習效率不佳時,孩子需要的是協助,而不是一味的責罵和處罰。幫孩子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每個孩子都可能是某個領域的天才!問題是:被誤為智障的愛迪生有個「與眾不同」的媽媽,給予愛迪生信心和陪伴。親愛的家長,您願意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願意做個「與眾不同的媽媽」,陪伴孩子、為孩子找到適切的學習方法、對學習產生興趣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