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大學:找出教育孩子的關鍵,李美金暢談教育經/摘自慈濟網路資料
新聞日期:民國100年04月21日
2011年4月14日(四)慈濟大學人文處特別請來大愛劇場「我愛美金」的主角本尊~李美金老師,分享多年來的教育經驗,與大家一同找出「教育孩子的成功關鍵」,吸引大批慈大教職員,還有美金老師帶過的學生們到場參與。
第一次走入大學講堂分享心得,「站在這裡真有點皮皮抖的感覺」,美金老師謙虛地表示,自己一直都在小學教書,這次要來跟慈大的教授、職員以及大學生們談教育,感覺有些不敢當。但美金老師風趣詼諧的言談,妙語如珠,引得講堂下的聽眾時而爆出笑聲,時而互動、交流,讓教育不再是個沉悶嚴肅的課題。
身材嬌小的美金老師,充滿活力,35年來作育英才無數,不僅大愛電視台將她春風化雨的故事搬上螢光幕,就連藝人郭品超也曾在綜藝節目中尋找這位他最感謝的老師。
對美金老師來說,每一個學生都像是自己的孩子,從觀念偏差、複雜家庭、自卑封閉、父母寵溺的學生,到聽力障礙、智力遲緩的孩子,她見識到都市學生五花八門的問題。「教孩子,要用眼睛聽、用耳朵看,要用心同理。」美金老師說,每個孩子都想有好的表現,沒人想表現得差,但人都有個別差異,結果自然不同。只重視表面的學業成績,很容易就壓抑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天份與興趣。
美金老師表示,做父母的都當過孩子,也犯過錯,所以要同理心接納孩子的錯誤,正面思考來看待、肯定他的努力。當孩子受挫時,最難過的莫過他自己,父母要教他是非,用引導代替責罵,用溝通約定代替強硬規範,例如當孩子表現不好,要了解箇中原因,「你覺得原因在哪呢?要怎麼改善呢?爸媽能怎麼幫助你呢?」傾聽孩子的話,協助解決問題,導引自主思考對與錯,既不加重孩子的挫折感,又能養成負責任的態度。
曾經,美金老師在學校是嚴管勤教的老師,回到家則是孩子眼中的「恐怖校長」,動輒怒罵責罰,連年幼的弟弟看到哥哥挨罵,都會跟在媽媽背後模仿惡言附和。但美金老師在接觸慈濟之後,想法與心境都起了相當大的變化,發現同樣都是愛的教育,鼓勵比嚴格管教更有影響力。「上人曾說,孩子有兩種,一種是來報恩的,一種是來給我們修行的,就是來修整我們的言行。」憶起過去的自己,不論在身教或是言教上真是不及格。如果早點接觸靜思語,就不會經歷那段修行的日子。
「即使說不出愛語,也不要惡口」,美金老師也不諱言,要時刻遵行證嚴上人所說的「口說好話」,其實真的不容易,所謂「愛之深,責之切」,尤其是對孩子期望越深的父母,面對孩子的表現不如預期,就容易急得忽略他的感受,但你可能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責罵或冷言批評,會不會傷到孩子?傷得多深?影響多久遠? 尤其是叛逆期,孩子一言九「頂」,一針見血,經常刺到父母心裡,家庭裡不時上演唇槍舌戰,親子感情出現裂縫,造成彼此心中莫大遺憾。美金老師以為人父母、為人師表的經驗,提醒大家對於親子關係,「要比誰愛誰,不要比誰怕誰」。
最後,美金老師提出:「改變要從自身做起,父母改變,孩子也會改變」,與大家共勉之。會後,美金老師逗趣的贈送每位與會者一張印有自己肖像的「美金」鈔票便條紙做為紀念,有些人在背後寫下此次的心得與美金老師交流,有些人還拿去給美金老師簽名,現場笑語聲不斷,為此次活動劃下完美句點。
新聞提供:慈濟大學秘書室新聞公關組 吳雅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