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網頁瀏覽量

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遲到也是偷盜 需投戒撲滿






遲到也是偷盜 需投撲滿 (週四, 15 三月 2012 廖萱婷 林寶蘭)
圖一:張忠銘將法入心,無時無刻警惕自己,力行八個撲滿來提醒自己要守法如矩。(攝影者:許書源,地點:臺中市豐原區,日期:2012/03/08

開會遲到,就是偷別人的時間,也算是一種偷盜。如有這樣的情形發生,臺中豐原區慈濟志工張忠銘就會為自己投下「戒撲滿」。

高聎的身材,有著莊嚴面相的張忠銘說:「在日常生活中,早就在投撲滿,善撲滿、水撲滿、電撲滿、米撲滿、碳撲滿,都是一般人在力行的事。後來感覺自己的習氣非常的重,應該要守戒,即做了『戒撲滿』,並新增『欲撲滿』、『念撲滿』,現在共力行八種撲滿。」

力行減碳 無剩廚餘
早期尚未進入慈濟前,欲望非常的高。張忠銘學生時期,自認自己很行,與人意見不同時都會據理力爭,爭到贏為止,有感於此,就做了「欲撲滿」。進入慈濟後,雖然縮小自己,但心裡卻有諸多對人的不服氣。後來想到上人說要有好念頭,就有了「念撲滿」。
平常力行節能減碳,過去每個月到慈濟臺中分會開會,都會開車呼籲共乘,還有每天當福田志工與參加志工早會,以及晚上的各項活動,張忠銘都會騎腳踏車代步,將機車加滿油,一星期存下二公升石油,換算成的金額投入「碳撲滿」中。

圖二在愛灑活動中,張忠銘()把握機會推廣素食光碟。(攝影者:許書源,地點:台中市豐原區,日期:2012/03/10

張忠銘食量很大,常說:「過五不食。」以前吃飯都需要湯、菜、飯加起來五碗。現在提倡八分飽,如吃八分飽就能省下一碗白飯,或吃六分飽,完全無廚餘。經常參與慈濟活動,大家都很惜福,若有剩下的飯菜就是晚餐,也把惜福餐投入五十元於米撲滿。
克制欲念 調和聲色
張忠銘自述,以前就有非常多的欲望,甚麼東西都要吃的好、用的好、穿的好,有著非常高的欲望。今年訂雜誌贈送一個旅行箱,看了非常喜歡,自己已經擁有好幾個了,心想一定要克制自己,告訴自己一定要把持住「想要」的念頭,就取消訂閱雜誌。時常提醒自己,想要與需要,若無法克制自己的念頭,就需投雙倍金額於「欲撲滿」。
遵守慈濟十戒,就可以改了很多的壞習慣,有時候,人常因小小的念頭而偷盜,遲到也是偷盜,就如開會遲到,就是偷別人的時間。最近又犯了一個戒,朋友送一瓶葡萄酒,心中想說:「喝葡萄酒有益身心,而且只是睡前喝一點應該沒關係。」也感覺滿好喝的,又買了幾瓶,入經藏時體悟又犯了戒,換算買的金額再加倍,是投「戒撲滿」最多的原因。
交通規則是人常犯的錯誤,時時警惕自己,只要越線就要處罰自己,違規投罰金雙倍,不相信人,聲色不調和,都是設定在「戒撲滿」的範圍。

反觀自照 擦亮心鏡

圖三手中抱著撲滿,張忠銘(最高者)也期許人人都能力行撲滿運動。(攝影者:許書源,地點:臺中市豐原區,日期:2012/03/10

張忠銘日存十元的「善撲滿」已經有一段時間,在去年(2011年)父母相繼生病期間,一早禮佛都會投入善念,祝福父母身體健康。擋不住的無常來臨,父母接連往生,感念父母的恩德,時時發好念行善助人。
經常思考證嚴上人為何常說來不及,於是就從自己做起,不用清潔劑清洗餐具,佛堂洗杯水、茶水澆花,淋浴水沖馬桶、洗浴室、澆花、擦地板,清洗物品時水開小一點,一個星期洗一次衣服,佛堂的供佛茶水留下來,漱口水用半杯,這就是「水撲滿」。
「電撲滿」則是白天客廳和工作場所不開燈,關電腦拔插頭,一年四季皆洗冷水澡,夏天上班不開冷氣,不用烘碗機和吹風機。
每個撲滿還配上一句靜思語,就如善撲滿加上「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水撲滿加上「君子如水,隨方就圓,無處不自在。」
如此多的撲滿,張忠銘分享說,如果認為自己也有很多不好的習性,也可以這樣投撲滿,每天警惕自己不要再犯錯,時時刻刻用心每個付出的當下,將心鏡擦亮,時時反觀自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