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以來,臺灣雨量不足,桃園、
農作灌溉受影響,民生用水也開始吃緊。
位於古坑山區的樟湖國小,日常生活仰賴山泉水,
了省水、向附近住家借水,老師還要走下陡峭山谷找水、抽水,
不只在臺灣,印度出現四十年來最嚴重乾旱,湖泊乾涸見底,
千輛車運水。紐西蘭也遭受七十年來罕見旱災,
今乾枯一片,農作、畜牧業受災,甚至影響國家經濟。
人沒水喝,更不用說牲畜;大地乾裂,寸草不生,
球上,任何一個國家水源乾枯,所產生的問題會波及周邊國家,
地球人口愈來愈多,水脈愈來愈乾枯,人類的未來該如何?
煌,如果沒有水,食衣住行苦不堪言。
古人說,「晴天要積雨時糧」;現在「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旱地區的人們承受飢渴之苦,自我警惕節約用水。
除了惜水,培養節水習慣,更要保持水土,愛護水脈。為了開路、
畜牧砍伐山林,都可能破壞水脈,也對生態造成很大傷害。
源有限,期待人人莫為眼前短利造苦果;降低欲望、培養愛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